QQ交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0755-86656083
机械故障听诊器

详细资料

    分析:称重传感器发展总过程

  • 发表于:2012/8/25 9:34:24 标签:
  •    30多年一直是由正应力(拉伸、压缩、弯曲应力)的柱、筒、环、梁式结构负荷传感器引导传感这个行业。在此时期内,英国学者杰克逊研制出金属箔式电阻应变计,为负荷传感器提供了较理想的转换元件,并创造了用热固胶粘贴电阻应变计的新工艺。

      后30多年,经历了70年代的切应力负荷传感器和铝合金小量程负荷传感器两大技术突破;80年代称重传感器与测力传感器彻底分离,制定R60国际建议和研发出数字式智能称重传感器两项重大变革;90年代在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中不断纳入高新技术迎接新挑战,加速了称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1973年美国学者霍格斯特姆为克服正应力负荷传感器的固有缺点,提出不利用正应力,而利用与弯矩无关的切应力设计负荷传感器的理论,并设计出圆截工字形截面悬臂剪切梁型负荷传感器。打破了正应力负荷传感器的一统天下,形成了新的发展潮流。这是负荷传感器结构设计的重大突破。

      1974年前后美国学者斯坦因和德国学者埃多姆分别提出建立弹性体较为复杂的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单元计算方法,分析弹性体的强度、刚度,应力场和位移场,求得最佳化设计。为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和计算方法设计与计算负荷传感器开辟了新途径。

      70年代初中期,美、日等国的衡器制造公司开始研发商业用电子计价秤,急需小量程负荷传感器。传统的正应力和新研制的切应力负荷传感器都不能实现几公斤至几十公斤量程范围内的测量。美国学者查特斯提出用低弹性模量的铝合金做弹性体,采用多梁结构解决灵敏度和刚度这对矛盾。设计出小量程铝合金平行梁型负荷传感器,同时指出平行梁负荷传感器是基于不变弯矩原理,使利用平行梁表面弯曲应力的正应力结构,具有切应力负荷传感器的特点,为平行梁结构负荷传感器的设计与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了又一个发展潮流。

      蠕变是电阻应变计和铝合金负荷传感器经常遇到和必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978年前苏联学者科洛考娃通过对一维力学模型和应变传递系数的分析,提出控制电阻应变计敏感栅的栅头宽度与栅丝宽度的比例,可以制造出不同蠕变值电阻应变计的理论,并成功的研制出系列蠕变补偿电阻应变计。对低容量铝合金负荷传感器减小蠕变误差,提高准确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电子计价秤用铝合金负荷传感器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由于电子称重技术的迅速发展,负荷传感器性能的评定方法,已不能满足采用阶梯公差带评定准确度等级电子衡器的需要,急需与电子衡器准确度评定方法相适应的计量规程。80年代初,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质量测量指导秘书处决定将用于电子称重的传感器与用于测力的传感器彻底分离,由美国负责的第8报告秘书处起草《称重传感器计量规程》。经过OIML成员国书面表决后,在198410月第7届法制计量大会上正式批准,并于1985年以OIMLR60国际建议颁布,下发到各成员国。目前各国正在执行的是R602000年版。可以说R60《称重传感器计量规程》是各国称重传感器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对数字化电子衡器的需求愈来愈多,提出用数字称重系统突破模拟称重系统局限性的要求,对此模拟式称重传感器就无能为力了。因为在此之前,称重传感器的研究都集中在硬件方面,例如:创新弹性体结构,改进制造工艺,完善电路补偿与调整等。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小,抗干扰能力差,传输距离短,称重显示控制仪表复杂,组秤调试周期长等缺点依然如故。为满足数字化电子衡器的需求,美国TOLEDOSTSCARDINAL公司,德国HBM公司等先后研制出整体型和分离型数字式智能称重传感器,并以其输出信号大,抗干扰能力强,信号传输距离远,易实现智能控制等特点,成为数字化电子衡器和自动称重计量与控制系统的必选产品,形成一个开发热点。

      90年代,由于称重传感器的设计与计算等基本技术趋于成熟,称重传感器的发展侧重于工艺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工程化设计和规模化生产工艺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主要是:

      在结构与工艺设计中引入计算机拟实技术和虚拟技术;

      在弹性体加工中纳入柔性制造技术;

      在生产工艺中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稳定处理中移植了振动时效、共振时效新工艺;

      在测试检定中创造了自动快速检测和动态比对方法。

      应用技术研究也有突破性进展:在传统称重模块的基础上,研制出新式称重模块。这是应用新技术面对新挑战的典型产品。其特点是组件化设计,具有即插即用功能,可减少由于偏重、热效应影响,偶然超载等引起的称重误差,并可承受由于振动、冲击、搅拌或其它外力引起的偏重。总之,70年代两项技术突破,80年代两个重大变革,90年代纳入高新技术面对新挑战的研发理念,极大地促进了称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深圳市亚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7项发明专利,建有院士工作站特派员工作站。专业从事设备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有振动监测油液监测红外测温工业内窥镜四大系列。亚泰光电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仪器监测行业的龙头企业,被列为省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行业。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现场动平衡仪风电在线监测系统铁谱仪铁量仪三维测量内窥镜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等系列产品,均处于国内同行业技术领先水平,产品和技术被军工、钢铁、电力、石化等广泛采用.

相关新闻

亚泰光电YVT系列机械故障听诊器年内即将批量出口德国 [2015/8/31]
亚泰光电铁谱仪助力2015中国9.3大阅兵仪式 [2015/8/28]
亚泰光电冶金水泥回转窑轴线测量装置及应用 [2015/8/27]
工业内窥镜检测锅炉设备的流程 [2015/8/17]
影响内窥镜检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5/8/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