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仪器仪表与进口的仪器仪表存在哪些差距呢?
1.数量差距
中国仪器仪表中的主体分析仪器,社会上正在应用的有90余种分析仪器,中国能够生产的产品为20余种,不到总量的1/3。其中,生命科学专用仪器约有80余种,中国商品化的生命科学专用仪器产品只有6种,目前在研的约10多种,离市场需求相差很远。这是数量上的差距。
2.技术差距
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与替代进口产品,大拿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约相差l一2个数量级。
3.精度差距
在测量精度上,现有国内产品与外国产品一般相差1个数量级。因为中国对仪器的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
4.功能差距
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
另外,产品的网络化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从而使产品的性能、功能落后。
据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大约在2—3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10年。而我国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品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企业结合产业化相当艰难,导致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长。
此外,国内仪器缺乏针对使用对象而开发的专用解决方案。国外近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品,最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600MW火电机组的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炼油工艺的优化软件、专门用于医疗仪器的图形处理软件等,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产业。
深圳市亚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7项发明专利,建有院士工作站和特派员工作站。专业从事设备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有振动监测、油液监测、红外测温、工业内窥镜四大系列。亚泰光电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仪器监测行业的龙头企业,被列为省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行业。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现场动平衡仪、风电在线监测系统、铁谱仪、铁量仪、三维测量内窥镜、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等系列产品,均处于国内同行业技术领先水平,产品和技术被军工、钢铁、电力、石化等广泛采用。
相关新闻
![]() |
[2015/8/31] |
![]() |
[2015/8/28] |
![]() |
[2015/8/27] |
![]() |
[2015/8/17] |
![]() |
[2015/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