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对电杆的安全检测主要限于对电杆外表面的检查。方法是:对电杆地上部分外表面进行目测检查,发现裂缝缺陷,通过专用放大镜进行裂缝尺寸估计判断是否超标;对地下基础埋深段外表面的检测则需要制定专项开挖检查计划,采用专项开挖的方法,清除埋深段电杆周围的埋土,并用水洗方法将电杆外表清洗干净后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再将埋土回填复原并夯实。因此,现有对电杆地下段外表面裂缝进行的检查方法,其工作量较大,操作不方便,而且对电杆线路运行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对电杆埋深段内表面那些人眼看不见的裂缝缺陷检测至今还没有有效手段,因此,例行的“专项开挖”安全检查根本无法对这些部位进行检测,导致对电杆埋深段的安全检查不完整,留下了安全隐患。
预留检测孔的电杆(基础杆段或下杆段)实用新型
钢筋混凝土电杆结构设计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除开设穿钉孔、排水孔、接地孔外,一般不允许在电杆上增加开孔数目,避免对主杆强度产生负面影响。接地孔是用来安装接地螺母、接地引下线的专用孔,其孔位设置在基础杆段(下杆段)1.5—1.7m位置,电杆埋深通常在1.0—1.5m之间,电杆在施工组立完工后,接地孔一般在地面上0.2—0.7m之间。因此,对电杆基础杆段(下杆段)进行实用新型改型其位置选在接地孔对面最合适,也便于杆段离心制造,其方法与开设穿钉孔相同。
工业视频内窥镜(以下简称内窥镜)技术
利用现有的工业视频内窥镜(以下简称内窥镜)技术,将内窥镜的内窥镜探头由检测孔伸入到电杆地下基础埋深段需要检测部位,采集电杆内表面的状态图像,并传输到电杆外部视频监视器上显示出来,供检测人员观测,从而实现对电杆内表面裂缝缺陷的无损检测。
检测方法是利用内窥镜系统对电杆地下基础埋深段内表面的裂缝缺陷实施检测。内窥镜系统通过检测孔进入电杆内,内窥镜系统由探头、信号线、柔性软管、控制器、视频监视器、连接器和计算机等组成,探头由物镜、光源和CCD芯片组成,柔性软管通过连接器与外部电源和计算机相连。将装有探头的柔性软管通过检测孔放入电杆内,开启光源照亮地下基础埋深段内表面,物镜将内表面状态成像(光学图像),通过CCD芯片摄取图像(电信号),再通过信号线传送至视频监视器直接显示出来供检测人员观察。调节控制器使探头在同一高度沿圆周转动,观察环形带区域的内表面状态。若发现问题,采集图像通过计算机存储下来,以便进一步分析。
深圳市亚泰光电技术公司,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窥镜研发中核心技术已经荣获三项技术发明专利分别为:“内窥镜弯曲控制结构”、“内窥镜转向控制机构及内窥镜”、“内窥镜微调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授权。至此,亚泰公司共获15项专利,其中内窥镜发明专利3个, 内窥镜实用新型4个。
相关新闻
![]() |
[2015/8/31] |
![]() |
[2015/8/28] |
![]() |
[2015/8/27] |
![]() |
[2015/8/17] |
![]() |
[2015/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