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董文平介绍,这次任务中,飞船返回舱、轨道舱和目标飞行器试验舱联通,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环控生保资源控制三舱环境。
“在密闭环境下,仪器设备和航天员自身都会产生热量,使舱内温度升高;航天员出汗、呼吸排出的湿气如果不收集储存,会在舱壁形成冷凝,也会对仪器设备运行和航天员生活产生影响。”董文平说,由于失重条件下没有自然对流,氧气浓度、温湿度指标也容易不均匀。
进驻“天宫”后,航天员要使用舱内气体采样装置采集气体,为地面分析太空舱内有害气体提供精确的数据。同时,地面环控生保专家每天都要重点关注天宫舱内的温度、湿度、总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5大类参数指标。
“目前,天宫的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在这个数据上下浮动10%,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一个温湿度的环境。”董文平说,“从监测参数和航天员的反应来看,舱内环境非常适宜航天员工作和生活。”
相关新闻
![]() |
[2011/11/18] |
![]() |
[2011/4/11] |
![]() |
[2015/9/30] |
![]() |
[2015/9/29] |
![]() |
[201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