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交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0755-86656083
机械故障听诊器

详细资料

    年俗分享之赣州春节民俗

  • 发表于:2013/2/26 10:58:53 标签:
  •   华夏儿女把春节当作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来欢庆。在客家文化发源地赣州,我们也是将春节视为最重大的节日,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十五。

      年前,在赣州,临近春节的时候,外出人员,即使再远(有些是在海外工作、留学的游子)都尽可能赶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立冬后,每家每户都开始腊香肠、猪肝、猪肉、板鸭、鱼、蒸制糯米酒。

    腊香肠

      腊香肠

      半肥半瘦的猪肉,切成碎块,加上盐、花椒、大料、八角等,加适量白酒,拌匀放置一晚。取猪大肠,用盐腌好的,清洗,把肉放进去,压紧,用针把有气泡的地方戳破放掉空气。香肠裹好后,用竹竿挂起,放入阳光下晒干。

    黄元米果

      黄元米果

      农历十二月中旬起炸馃子、做糖爆、炒花生、瓜子、黄元米馃。

      小年,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这一天,我们赣州客家人过小年,就是送灶神。在我们眼中,灶神也称为灶神娘娘,因为她能往返天庭与人间,能操纵人们的平安功禄,在某种程度上说她就是客家的女神。在小年这天,赣南客家人几乎每家每户男子都会奉上三牲、糖酒等来祭拜这位“南方火德之帝”,祈求她能在天帝面前说好话,让她给我们带来福祉。 在我家乡大余县志记云:“解放前,晚上还要点烛焚香放鞭爆送灶神上天,求其‘上天奏善事,回宫降吉祥’”。可以反映出大余人民对吉祥生活的祈盼。在我们当地从政府部门到民间老百姓都对小年特别的重视。小年那天,我们当地县里各级行政部门放假一天,在远方工作的人们也陆续赶回家。要是谁家的过年糕点和年货还没置办的,小年那天都会忙碌着置办。有些家庭会在厅堂挂上始祖的遗像,在神台上点上香烛,敬拜祖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除去房顶上的尘土,通沟排水,所有的生活用具如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都要擦洗一遍,这就是客家人俗称的“扫家”。过了小年更为忙忙碌,买年画、写春联、理头发(我们那的风俗是从春节到元宵期间是不允许理发、剪指甲,所以最好是在年前将其处理好)、做豆腐、做米馃、赶新衣等等,呈现出欢乐、忙碌的气氛。

      除夕,俗称年三十。我们邻县崇义县当地有扫墓的习俗(去祖宗坟地,除去坟地杂草,清洁墓碑,整理墓场,点上香烛,叩首作揖三下,杀鸡以鸡血淋坟前一圈,三响爆竹,最后点放一挂鞭爆,以祈求老祖宗保佑他的子孙来年安康幸福)。午后点烛、焚香、鸣鞭炮、祭祖敬神。年三十这一天,家家贴春联(俗称“上红”,除夕中午家家户户开始帖对联,在房门、灶台,甚至在谷仓、牛栏、猪圈、鸡窝上也要帖上大大小小的红纸吉语。春联的贴法大致是这样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或二声。面对大门,右手方向为上联,左手方向为下联)、放爆竹(晚饭前必须燃三响爆竹,且放一挂鞭炮。晚上12点整也必须三响爆竹,且放一挂鞭炮,以提醒人们新的一年的到来)。除夕那天必须沐浴换上新衣服(到了大年三十傍晚,我们赣州客家人会煎好一锅由香樟、丝茅等多种“幸福草”合成的热水沐浴净身。据说可洗去一年的风尘与艰辛,驱除一年的邪气,洗过后,就平平安安、顺顺当当了),烧香点烛,敬神祀祖后,晚上吃团圆饭,宴席丰盛(一桌丰富的晚宴,算是一年来的奖赏,平时没吃过的好菜,此时此刻尽可放开肚量来吃。晚上整个房屋灯火通明,名为“照年光”,长辈给小孩压岁钱(祈盼着晚辈顺利成长,并进行祖先创业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后辈们则表示要对长辈孝敬),有些人“守岁”,敲锣打鼓,通宵不寐。大余县志记云:“午夜零时起、当家人开门‘出行’,朝得利方向鸣鞭炮,点烛焚香,焚并要纸钱,走一趟,祷告“出行大吉、四方得利”。反映了大余人对新年的祝福和祈盼。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最好得起早床,赶在别人还没起床之前,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据说谁家最早放鞭炮,谁家的运气就最好。全家欢聚吃果子酒,开怀畅饮。

      赣州人从小年到大年,俗称“过年”。在这段时间里,年味十足,十分热闹,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亲情、友情和乡情的浓烈,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喜庆。

相关新闻

耳温枪校正标准黑体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011/11/18]
颗粒计数器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011/4/11]
亚泰光电强势进军海外市场--外贸网站正式上线 [2015/9/30]
亚泰光电铁量仪获深圳市龙岗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5/9/29]
比亚迪朱总一行莅临亚泰光电考察指导 [2015/8/1]
分享到: